4 頁 (共 4 頁)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六 7月 2日, 2011年 4:18 am
WOOW2011
嗨 ndtet61
首先恭喜你畢業囉!!!
看完你的論述,感覺你頭腦很清晰!!
筆者很讚同 ndtet61大願意用正面態度來討論:M35:,
而不是鄙視群雄的老大態度!!!

我們可以簡單的來探討風阻對於球拍拉弓的影響。
問題癥結也在於風阻!!
若風阻有足夠的能量將球拍拖彎,那在這放弓時加大的負能量,會將之抵消嗎??
所以筆者我針對球拍拉弓列了這算式,
第一,先令風阻為保守力
第二,再令球拍只受風阻的影響而彎曲
(風阻對於球拍作正功使之彎曲,產生彈性位能)

若假設風阻為保守力f,而風阻與距離的乘積為功(能量)。
常理假設!!! 殺球引拍距離為50cm
球拍產生的形變距離為5cm
放弓!!瞬間加速產生風阻a倍
功 fa5=f50 左右相同消掉 a=10
保守估計引拍階段的揮拍時速為100km/h

從此算式可估計,因放弓瞬間加速,需達到時速1000公里,才能使兩個能量達到抵消!!

時速一千公里時人肉眼看不見!!
而我們看頂尖選手殺球,不會有球拍忽然消失的情形發生,
也就是瞬間加速所產生的反向能量,很難甚至無法抵銷拉弓所產生的能量。
更何況風阻與路徑有關是非保守力,距離差又更大。


另外筆者認為撇開殺球方式是大臂扣殺或者點殺,
放弓是在球擊到球拍當下,慣性力變成反慣性力時發生。
筆者認為就算沒有點殺的動作,大臂扣殺也能在擊到球那一瞬間放弓!!
也就是在放弓的當下位能就開始釋放,不然球拍不會恢復。

筆者淺見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六 7月 2日, 2011年 10:25 am
holysaku
好長一串討論阿
不過我比較想討論
T大對"球質重"的定義 似乎跟時下討論的比較不一樣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六 7月 2日, 2011年 11:05 am
WOOW2011
holysaku 寫:看到這邊我比較想問問TRINK大....
照您的說法也不用改平頭拍了 反正風阻作用不明顯的話
你揮平頭拍跟揮蛋頭拍也不會有啥不同的感覺....
可是事實上差異性很大阿.....
GOSEN一些拍款都有同時出蛋頭跟平頭 其他數值相同
T大可以去揮揮看所謂的風阻是不是真的如您所說 不存在或影響不大....
認同!!

筆者開版,也因在於身邊有多支球拍,對於破風框與非破風框,打球手感差異極大,針對此問題提出個人看法。

而前者有人認為扎實有力感,是因盒型框要出較大的力所產生的錯覺。
筆者認為無稽!! 同樣得邏輯,若在球拍拍框黏上垃圾袋會更扎實有力嗎?

若將此問題,真對於盒型框與中桿恢復力下去探討,我想大概就可解釋。
揮拍時若因所在條件產生過大的阻力,
當球擊到球拍當下,中桿無法恢復(無法放弓),打球扎實有力感也不存在!!
但若揮拍時的所在條件阻力不夠大,有放弓,自然對於球速有加成,
從筆者假設的數學式子中可以看出,
若風阻只造成球拍低於5cm的彎曲,那放弓那一段瞬時速度,就須更大於時速1000公里,反向風阻才可抵消此正向能量。更不可能!!

筆者淺見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六 7月 2日, 2011年 12:49 pm
ROB
這些前提...有些看不明白, 得先請教一下.
WOOW2011 寫:小弟剛想到了這個問題,感覺滿有趣的,想與各位同好分享。
問題如下
在其他條件都相同下,討論破風框與非破風框這一個變因
1. [破風框雖然增大了揮拍速度,但它降低了拍面風阻]
2. [減少了在揮拍過程中,因拍面風阻所產生的拍面向後拉弓的作用]
這理論上降低了擊球強度,但又因揮拍 3. [速度變快( f=ma )理論上力也是變大的]
所以愛好點殺的朋友該如何取捨?
1. 所謂破風框, 真的有增加拍的揮動速度嗎?
自己揮起來, 並沒有這樣的感覺.
目前有什麼公開的實驗數據證明了這點?
(不是用理論去說, 破風框截面的風阻比較小, 所以理論上速度可以更快)

2. 拍面風阻會產生拍面向後拉弓?
這是什麼意思?

3. 速度變快, 跟 f=ma, 兩回事.
以好多年前學過一些初淺物理所剩的直覺來看, 這應該是從能量的角度去解,
而不是 力量:f 吧?

如果前提有錯, 後面的討論對原命題大概就沒什麼意義了. :D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六 7月 2日, 2011年 5:04 pm
trink
擊球感紮不紮實
只是一種擊球回饋的手感
跟球速不一定直接相關
撇除非破風拍框大多較為頭重的因素
以及結構穩定性的差異(廠商說的)
若沒有啥風阻對拉弓加成這種東西(這串還沒看到有人支持這理論過)
那麼推論因風阻多出的力道造成紮實的手感
我想也算合理
至於到底是不是,我也不確定,反正在這篇也不重要

至於蛋頭跟平頭的差異並不是在風阻,同樣拍面積跟框型,風阻還真不覺有啥差
而是蛋頭拍甜區較小,但是擊中甜區的手感等同於更高磅的平頭拍
然而磅數可以調,但甜區小對擊球點的容錯程度就降低,這就解決不了
所以市面上絕大多數都是小平頭及中平頭,蛋頭拍已經算相對少見了




至於w大不知道是不是沒看懂我所提出你模型的錯誤
我就再重新詳細解釋一次好了
假設一個服務生在一列以20m/s的火車上
用相對火車2 m/s的速度以5牛頓向車尾推一台餐車
從火車上乘客的觀點,服務生運動方向與施力方向相同做正功
功率為5*2=10w
從火車外地面的人來看運動方向與施力方向相反,做負功
功率為 (2-20)*5= - 90w
同一個運動物體卻從不同的觀察點算功,還令他們相等
你的算式才會出現詭異的等式跟不合理的拍速

照你的觀點
風阻拉弓所產生的能量要儲存入中管
而引拍50cm是手做的功,不關風阻的事
要從握把的觀察點來看中管的型變量才對
所以風阻作功應該是f*5而不是f*50
這是第一錯

再來引拍50cm,風阻拉弓力f,但是兩者方向相反因此做負功
所以你的算式裡面f50應該要是負功,消耗系統的能量
因此你算出的 fa5 跟 f50 都是負功,怎們相消?(要一正一負講相消才有意義)
少了負號,方向沒搞清楚,錯上加錯
當然一開始觀察點就錯,所以這邊的錯其實也不重要了


從這裡看
所謂射出力大於拉弓力至少10倍的效應在這裡都沒見到
結果都是風阻的效應?
也是啦,在沒風阻跟摩擦的理想狀態,f=kx,k又是常數
可沒看到哪裡有差10倍
*--------------------------------------------------
在換個角度
剛剛前面的回文通通是從握把上觀察
現在改從從外面觀察者的角度來看

因為風阻跟運動方向相反,永遠都是做負功
其實可以想成是空氣不動,而是拍子去撞空氣(用風阻就有外力作功的盲點)
能量的根源是從人出力而來
拍子去撞空氣分子造成彈性碰撞,空氣分子被彈開
若拍子是完全的鋼體,假設人出力使拍速恆定為v
空氣分子原本速度是0,碰撞瞬間會以2v被彈開
然而拍子有彈性,所以空氣分子會以略小於2v速度彈開
(微觀的分子動能正比巨觀下的溫度,所以也可以說變成熱散失掉了)
而拍子的中管會稍微被撞彎
從這裡看由於拍速定值,人做的功幾乎都變成空氣分子的動能
極少部分被中管儲存
又於於定速,風阻就那麼大,中管最多就那麼彎,不會無限制的繼續儲存能量
當中管不繼續存能量,則人做的所有功通通都變成空氣動能
所以中管的能量哪來的?人給的
風阻做了功?完全沒有,風阻永遠都是在消耗能量
這樣看風阻就更一無是處了
既然中管能量是人給的,那還要風阻幹麻?





而看你回ndtet61大的方式,還是維持一貫作風
先誇個幾句,然後再把自己的說辭複製貼上,選擇性回答
至於他裡面講了什麼,提出什麼問題,爲什麼在他的模型裡你的理論不適用
好像也不太重要,你也無心去探討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六 7月 2日, 2011年 5:07 pm
trink
ndtet61 寫:Hello,


首先,談談揮拍過程,當開始揮拍時,手對球拍邊向前揮,邊施以一個力矩使球拍加速,
此時球拍受到一個彎矩,而向後彎曲(間單說,假設角加速度為a, 則各質點加速度為Ra
,又F=MA,又球拍本身為彈性體,拍頭質量又較大,出現一彎矩使球竿向後彎曲,
簡單說就是要說在上面一直看到的F=kx,只是現在變扭力彈簧),球拍累積位能

隨著球拍加速,風阻漸漸增加,對球拍造成額外的力矩使球拍彎曲增加

此時揮拍也差不多到最快速度了,再不收手就要打到自己了,即到了甩腕時候,大家都知道要甩腕要像鞭子一樣才帥
雖說是甩腕其實也只不過是手臂即停,當手臂急停時亦指手對球拍施以一反向扭矩,使原本角加速度快速減少
此時球拍位能開始釋放拍竿回彎,使拍頭向前,且其反向扭矩
會使拍子如同抽鞭子一般使拍頭而外得到一加速度,所以有時候看
羽球照片人家,殺球結速瞬間拍子都是向身體外彎區。

問題來了,我想拍頭越快,殺球越快大家都同意,隨著拍頭速度增加,風阻指會越來越大
拖慢拍頭速度,在擊球其間風阻造成的位能將無機會釋放,只有到拍頭速度最高後,開始
受到拍身彈力恢復,降低拍頭速度時,風阻才會漸漸減少,使風阻所引起的位能釋放,我想沒有人會
在拍頭過最夠速度點後才會想擊球,因此只要是隨速度增加的阻力,我想對殺球都是毫無幫助的,不管在空氣還是水中。
這邊提的閃腕我比較有不同意見
一般提羽球擊球的發力順序,都是由內而外
先由腰腹轉體帶動肩膀
肩膀及胸肌帶動大臂向前
大臂上的肌肉收縮帶動小臂
小臂的肌肉"內旋"發力帶動手腕
手掌拽緊球拍則是最後階段的手指發力
看起來就像一支鞭子,反折點不斷上移並增加尖端速度

而小臂"內旋"發力就是一般說的閃腕或甩腕
羽球來說影響擊球最重要的部分就在此
由此可知閃腕是擊球前就開始的
至於你說說的急停部份是擊完球後
整體肌肉放鬆,慣性帶動手臂繼續內旋,但整隻手臂的內旋有物理極限
http://images.sports.cn/Image/2009/05/07/2332329661.jpg
如此圖,此時手臂不可能繼續內旋,因此手臂急停(而不是有意識的肌肉收縮拉回拍子)
我想你的反扭矩應該此時才會出現


其實你的描述沒錯,只是個人對甩腕這部分比較不同意


ndtet61 寫: ===============
此外,對於

"拉滿弓的狀態人手是丟不贏的"

不如看看用弓箭射保齡球和用手丟哪個遠

這是很基本的F=Ma問題,人能拉弓可享人的力量必定大於弓

人以10牛頓拉弓,釋放時的弓的起始回復力為10牛頓

但人丟箭的力氣隨便都破100牛頓

若以200克的箭來說,F=ma

以弓來說,弓弦極輕可忽略,10N=0.2.a...a=50 m/s*s 沒問題

但是輪到人了,難道是100N=0.2a... 嗎

不要忘記算手啊,力從身體連接處發出不是直接作用箭阿,還有手啊,如果手算5kg...
自己判斷看看,但如果現在變成丟保齡球也情況會不同。

=================
這部分就是我的盲點了
太過於專注手施給物體的力
從你的說法來看
若手掌施給物體的力量等同於拉弓,那人出的力一定比拉弓多
所以應該從人施的力量帶動"手臂質量+物體質量"來看比較恰當
你的說法比我的合理的多

不過一開始w大提這個是要證明射出力大於拉弓力
從這裡來看似乎沒有任何關聯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六 7月 2日, 2011年 8:29 pm
ndtet61
Hi,大家好

小弟我又來回復了

首先來討論,
===================
w大提到:
所以筆者我針對球拍拉弓列了這算式,
第一,先令風阻為保守力
第二,另球拍止受風阻的影響而彎曲
若假設風阻為保守力f,而風阻與距離的乘積為功(能量)。
常理假設!!! 殺球引拍距離為50cm
球拍產生的形變距離為5cm
放弓!!瞬間加速產生風阻a倍
功 fa5=f50 左右相同消掉 a=10
保守估計引拍階段的揮拍時速為100km/h"

======================
Hi, W大好

關於這個算式小弟我存在一些問題
我提出一些看法,以下先說

"球拍只受風阻影響而彎曲"
"球拍形變5cm"
"揮拍時速100km"
"fa5=f50"

依照你的假設我應該可以理解為

1."以100km/h等速揮拍50cm,在這過程持續受到風阻使球拍彎曲5cm,放弓,因此fa5=f50"
或是
2."球拍由速度0開始運動, 其中受到風阻, 當球拍達到100km/h時, 球拍變型5cm,放弓,因此fa=f50"


事實上,以上假設都是不足夠的,所謂放弓.亦指將使弓彎曲的力釋放,使弓的位能轉成動能
但以風阻使拍子彎曲來說, 拍子向前,風組總是存在, 總是使球拍變形, 不會憑空消失,沒有所謂"弓"釋放得時後。
因此這個假設欠缺外力考量

以1的情形,先不談力矩問題,若無外力持續做功, 則球拍會因風阻快速降低速度,

若以風為保守力假設,而無外力作用,保守力系統,各時間點動能和位能的總合要一致
求拍變型5cm,即位能固定,且球拍時速100km/h-亦動能固定,由於球拍變型5cm-即風阻力固定(f=kx)
在下一時間風持續做負功,此系統將造成矛盾 以能量表示為即為,T+V-f*d=T'+V', 且T=T, V=V'...f*d=0 ---矛盾
以基本定義來看,風阻如磨嚓力會隨著距離增加, 即curl(風阻)不為0

此時, 若風為非保守力, 則T'+V'能量只會小於T=V, 就算f造成位能增加, 但那是犧牲了更多動能,使系統能量降低


此時加入外力F
若球拍無旋轉的情況下,
等是要成立必須加入合力及合力矩為0,(由於等速及形變量固定)
假設手對拍子施力F, 風阻力f, 人手力矩M,風阻造成力矩m
可列出
1.F=f
2.M=m
在以上條件下才有可能成立,

=====

以2的情形,要克服風阻使求拍達到100km/h,亦需有一外力作用使球拍加速至100km/h,
若球拍在達到100km/h時,受風阻型變5cm,
則若要能量首恆其實應該表示為,外力做功-風阻作功=球拍動能變化+球拍位能變化


首先不考慮力矩,將模型簡化為一質點彈簧系統以100km/h前進受外力F,並受到一風阻f而彈簧形變5cm,令此狀況為穩定, 否則質點繼續以(F-f/m)加速,亦沒有所謂放弓


在此條件下,使用能量手恆來看,假設外力作用距離d,風阻作用距離d',V式彈簧位能,T是質點動能,令彈簧質量為0,質點為m


則能量首恆情況下 T+V+F*d-f*d'=T'+V',若等速,則T=T', F=f,d=d',V=V',風阻只是持續壓縮彈簧及底消外力做負功,壓縮彈簧等速前進
簡單說就是等等大家出去時,看看旁邊等速前進汽車上的被風吹彎天線..車子不減速沒有所謂彎曲的天線放弓

至於如何使拍頭增快,昨天有提到為可施給反扭矩, 及汽車即停, 天線會向前甩,講白話一點室慣性

這裡先來回復T大

========================================================
T大提到
"一般提羽球擊球的發力順序,都是由內而外
先由腰腹轉體帶動肩膀
肩膀及胸肌帶動大臂向前
大臂上的肌肉收縮帶動小臂
小臂的肌肉"內旋"發力帶動手腕
手掌拽緊球拍則是最後階段的手指發力
看起來就像一支鞭子,反折點不斷上移並增加尖端速度"

"如此圖,此時手臂不可能繼續內旋,因此手臂急停(而不是有意識的肌肉收縮拉回拍子)
我想你的反扭矩應該此時才會出現"
=======================================================
Hi,其實你已經回答了反扭矩何時出現

當反扭矩不出現, 受扭力則有角加速度,當由腰轉體時,若不使一反扭矩則身體會一直轉圈圈

反扭矩就是T大所提到"看起來就像一支鞭子,反折點不斷上移並增加尖端速度"

其時在你發力皆段就開始存在了,施一反扭矩的可能是你的腳..不然可以試著在光滑地板上殺球,看看力怎麼由腰傳至球拍

但其實是可以的,即跳殺, 但那是角動量手恆的表現,最直觀的,為何跳起要向後弓身, 揮拍同時身體反區回來

加假設跳起後揮拍為順時針, 則身體必須有一逆時針旋轉抵銷,

不然可以試試看, 挑其後身體保持後曲, 你揮拍時腳和腰都不要動, 不能像蝦子回彈, 看你怎麼揮

但其實也是可以的...你有非持拍手可以朝不同方向轉動,沒人跳殺左右手是同一時針方向

嚴格說要說也是可以的, 只要你LP夠大, 甩動時可以使角動量手恆也ok

==========================================================

最後我就不重新解釋了
關於W大提到
"常理假設!!! 殺球引拍距離為50cm
球拍產生的形變距離為5cm
放弓!!瞬間加速產生風阻a倍
功 fa5=f50 左右相同消掉 a=10"


照這一論點
若引拍距離不變, 球拍形變為1cm
則fa=f50, a=50...

所以型變越少越好囉

那我拿鋼筋去打就好啦

保證受風阻變形不到0.1cm

================

今天打很多字了..有緣下次再見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六 7月 2日, 2011年 9:31 pm
trink
ndtet61 寫:
========================================================
T大提到
"一般提羽球擊球的發力順序,都是由內而外
先由腰腹轉體帶動肩膀
肩膀及胸肌帶動大臂向前
大臂上的肌肉收縮帶動小臂
小臂的肌肉"內旋"發力帶動手腕
手掌拽緊球拍則是最後階段的手指發力
看起來就像一支鞭子,反折點不斷上移並增加尖端速度"

"如此圖,此時手臂不可能繼續內旋,因此手臂急停(而不是有意識的肌肉收縮拉回拍子)
我想你的反扭矩應該此時才會出現"
=======================================================
Hi,其實你已經回答了反扭矩何時出現

當反扭矩不出現, 受扭力則有角加速度,當由腰轉體時,若不使一反扭矩則身體會一直轉圈圈

反扭矩就是T大所提到"看起來就像一支鞭子,反折點不斷上移並增加尖端速度"

其時在你發力皆段就開始存在了,施一反扭矩的可能是你的腳..不然可以試著在光滑地板上殺球,看看力怎麼由腰傳至球拍

但其實是可以的,即跳殺, 但那是角動量手恆的表現,最直觀的,為何跳起要向後弓身, 揮拍同時身體反區回來

加假設跳起後揮拍為順時針, 則身體必須有一逆時針旋轉抵銷,

不然可以試試看, 挑其後身體保持後曲, 你揮拍時腳和腰都不要動, 不能像蝦子回彈, 看你怎麼揮

但其實也是可以的...你有非持拍手可以朝不同方向轉動,沒人跳殺左右手是同一時針方向

嚴格說要說也是可以的, 只要你LP夠大, 甩動時可以使角動量手恆也ok
其實我回覆的重點並不是在反扭矩
是以下的敘述
==========
此時揮拍也差不多到最快速度了,再不收手就要打到自己了,即到了甩腕時候,大家都知道要甩腕要像鞭子一樣才帥
雖說是甩腕其實也只不過是手臂即停
==========
只是對於動作的描述持不同看法
也跟物理沒啥關係
擊完球順勢放鬆
球拍會外彎是手臂內旋角度的限制造成的
甩腕則是擊球前的動作
而除非是頭頂非理想擊球點的點殺,否則其實不需要後拉手臂
這樣只會降低球速
也就是說殺球甩腕其實不需要手臂急停

而只要一擊完球馬上放鬆
且肩膀有拉住大臂,應該就不至於打到自己

教球也教了一段時間,爲了教球也研究過各種教學片的動作分解
所以看到對動作的描述會有一點想法
算是提外話 :M28:

----------------
突然想到
你提到行進的車子若減速煞車
則被風阻吹灣的天線會回彈
不過此時天線的尖端速度應該不會大於一開始的車速才是
因此天線尖端速度比起煞車前其實降低了

這跟甩藤條又不一樣
甩藤條讓藤條彎曲回彈
主要是因一開始的角加速度以及藤條慣性拉彎藤條
若不繼續施以力矩則角加速度為零,即使角速度不減藤條仍會回彈
如此尖端角速度就會大於手腕角速度

對應到天線的例子則是不考慮風阻下
車子加速造成天線彎曲,車子停止加速改等速前進
天線回彈,則天線尖端速度將大於車速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日 7月 3日, 2011年 2:46 pm
ndtet61
Hello,T大

首先承認我舉的例子不好...抱歉
天線頂端甩得比較快太難觀察
而且我話只說一半...容意讓人誤會

為了讓大家看明白一點.
就想像一台"等速喔".."汽車喔".."有風阻".."天線有彎"喔..
然後"突然"撞到分隔島,,即有一個很大的反向加速度
那天線在這時怎麼辦
首先車子速度突然為0...天線質心因為貫性依然以將近"v"往前(保守一點打將近..免得有破綻)
以上同意請喊"有"
接下來...由於車子速度為0..天線底端速度亦為0..
以天線底部當作瞬時中心
天線質心往前速度v
然後繞瞬時中心旋轉
假設底湍到天線質心位置是r..
到天線頂端是r'
若質心速度v=rw
那天線頂端v'=r'w...(不考慮彎矩..XDD)
天線頂端速度當然會比較快囉

不過
也是瞬間的事才有機會..不然f=kx就很明顯囉..馬上減速
反向加速度不夠大好像不成立喔,
而且還沒把彎矩造成的變形放進去
突然覺得好多沒考量..好難喔
加風阻好像更複雜阿...XDD
其時我本來是想舉一個旋轉然後獲得反向角加速度的例子的..
這樣變成沒有彎矩使天線反向凹回來...
各位抱歉囉....小弟不成材
我要逃離戰場了

============

話說
T大提到..
"對應到天線的例子則是不考慮風阻下
車子加速造成天線彎曲,車子停止加速改等速前進
天線回彈,則天線尖端速度將大於車速"
========

中間有誤會...
從加速到等速
假設你有100加速度..如何到等速...只有將加速度降到0
那是否可看成獲得反向加速度抵消直到平衡就是等速...
那如果反向加速度繼續作用..車子不就是減速了....
事實上...應該是同一件事

========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日 7月 3日, 2011年 8:09 pm
WOOW2011
ndtet61大的理解能力明顯比嘴小好很多 :M35:

回覆公式
風阻對球拍施以力f走了50cm的距離,此能量轉造成球拍的彈性位能,產生形變5cm。
彈性位能釋放行走了5cm的距離,變成球的動能。
而你的驗算公式問題在於,
力學能守恆是將所有的能量,轉換成動能與位能的形式下去探討,不該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在式子內,而動能與位能在此系統內都不相等,有大有小互相遞補,所以驗算有些問題。
另外若球拍只產生形變1cm,所代表的等號右邊所產的此固定能量,需用更多的能量去抵消,很正常。 常理認知,被鋼筋形變1cm的力打到,要比球拍形變5cm還要痛的多。

筆者淺見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日 7月 3日, 2011年 10:39 pm
Dusha
這麼精采的辯論...
對於在下淺薄的物理能力實在是負荷太大了orz
是說 也不用火氣這麼大嘛是不是
說真的要驗證誰的說法正確 做實驗可能比用感覺來得客觀些
但實驗應該不太容易進行...

有時候只是面向不同 不一定要硬指說是對方錯了^^"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一 7月 4日, 2011年 5:55 pm
petertpi
還好,我沒有破風框的拍子
所以,不用去認真去研究這些理論 :M36: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二 7月 5日, 2011年 10:25 am
JerryYung
還好!我的W0VEN l000 2支都賣出去了!現在不用煩惱破風框的問題了。呵!呵!還是傳統盒型框好啊!!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二 7月 5日, 2011年 11:58 am
WOOW2011
看來前輩們也與我相同,愛打有人俗稱"上世紀的產物"喔!!
可惜他已代表廠商告知此過時的設計要被淘汰了...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一 2月 13日, 2017年 2:50 pm
badplayer
最近對盒框破風框的問題有興趣,
有球友forward 此post上來.
想不到幾乎浪費一半時間, 樓主WOOW2011 對於自己中聽就大加讚賞,
有既定立場, t大提出的反而得到我那個讀物理的大學同學認同.
單是WOOW2011連能量守恆也不懂已讓我們笑翻了.

還要T大脾氣好, WOOW2011每次都感覺在挑釁, 又說人自大, 十足十小孩子一樣; T大也沒有惡言相向.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發表於 : 週一 2月 13日, 2017年 5:32 pm
CHH
我來回歸正題一下…
小弟我從fleet woven1000 一代打到YY ZF1 >ARC ZTH > ZF LTD> A11 TH > MP-99 > NRZ 之後鬼壓床壓壞肩膀以後轉打BS-12L.

後來因為握把太細再打回BS-12. 在一年多的練球過程中深深體會到要有固若金湯的防守跟堅強的前中場壓制力才有辦法讓己方有充足的時間殺球…並且有好殺的球。因為絕大多數人都還存在著殺球的迷思,所以小弟我就想來當種樹的人…讓殺球的人乘涼XD

首先不管是破風框或盒型框,只要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我相信任何有練過的人都可以在殺球的瞬間達到最高揮速。

至於中感軟硬、平衡點高低,這些都是可以適應的。可惜沒有辦法讓TBH同時測試到底是NRZ殺球比較快還是亮劍比較快XD

破風框對我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出拍快,因為風阻低。(這裡說的不是時間充足好好準備的出拍)而是類似靜磨擦力的差異,這時候的靜磨擦力來自拍框的結構。

比較簡單的測試方式就是作反拍推球或是平抽的短發力來比較。
破風框是很尖銳的咻~聲 盒框就是很模糊的呼~聲
連續揮個十秒,重量差不多的破風框應該可以比盒型框多揮個3-5下,視個人能力而定。

單純論不側身、不引拍的點殺來說,破風框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