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sen凌駕紫電測試報告(天舞、一閃、紫電比較)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10日, 2010年 1:47 pm
從四年前入手Gosen roots 5700開始,就一直使用Gosen 的球拍至今,也在舊版寫了6900的測試報告,後來台灣也開始引進海外版的Root系列、日本版的凌駕系列,期間一直想寫天舞和一閃的使用心得,但是看到duhkha大在其他版寫的測評,已經很專業也無須補充,最近入手紫電,所以也順道比較一下凌駕系列的拍子特性,讓對Gosen 拍子有興趣的羽球同好們參考,也希望版上其他球友不吝指教阿。
拍名:Gosen 凌駕紫電 規格:3u/G5
平衡點:285mm,穿線及握把布(去掉原廠加電火布和Gosen ac22)大概283mm。
中杆硬度:紫電=天舞>一閃
中杆直徑:6.7mm~7.5mm
設計概念:天舞頭輕強調速度比對YY NS9900、一閃頭重強調一擊必殺比照YY AT900P、紫電則是速度和力量兼具比照YY V70
三隻中杆的參數:
http://img574.imageshack.us/i/dsc07829.jpg/
外拍框圖裝:
http://img443.imageshack.us/i/dsc07830d.jpg/
內框減震孔及AERMET塗裝:
http://img254.imageshack.us/i/dsc07807.jpg/
後套:
http://img686.imageshack.us/i/dsc07812b.jpg/
T頭和中杆部分(有兩個連釘防塌陷):
http://img821.imageshack.us/i/dsc07818q.jpg/
一、和天舞、一閃比較不同之處:
1.同樣都是東麗和Seiko一起研發的日製中杆,但是碳纖維的材料卻不同,拍框和中拍均採用了Zylon製造(Zylon碳纖維原是由美國空軍研發製造,這種碳纖維合成的結構質量較輕而韌性高)
http://img72.imageshack.us/i/dsc07819l.jpg/
2.中杆内外徑呈錐形:天舞是6.7mm的極細中杆,一閃是7mm,紫電則是6.7mm~7.5mm漸變粗細,拍錐到拍框T頭位置是由粗到細漸變,凌駕系列的中杆反折點都很靠近前面,代表中杆設計韌性很強。另外除了中杆粗細不同外,拍框也不同粗細,靠近T頭部分是10MM,拍頂是9MM(拍不起來),據說這樣的設計是讓揮拍速度變得更快。
http://img31.imageshack.us/i/dsc07823u.jpg/
3.天舞一閃的拍面是平頭拍,而紫電則是蛋頭拍,而且和Arc Z一樣縮小拍面,讓擊球時的力量更集中。
拍框:
http://img202.imageshack.us/i/dsc07805i.jpg/
和一閃比較,拍面較小:
http://img821.imageshack.us/i/dsc07809k.jpg/
二、測試:儘量讓拍子的條件相同,線都是R4x110 穿25磅,原廠握把布拆除(習慣)一層電火布加上Gosen AC22握把布
(這部份其實自己的技術會影響感覺,我只能依粗淺的技術去說明,不代表球友的狀態,技術才是王道)
揮空拍:紫電的揮拍速度較天舞快一點,一閃次之,紫電、天舞揮完時舉拍感覺沒阻力感,大概是因為杆硬又中平衡的關係吧,至於一閃的揮拍速度也算快,但是因為頭重的關係,下壓時拍子沉重的感覺很明顯,自然回拍就慢一點。
擊球感: 感覺紫電、天舞和勝利亮劍系列揮拍速度差不多快,但是擊到球的感覺有點不同,亮劍擊到球時,球會馬上飛出去不會停留在拍面上,凌駕系列擊球時感覺球會稍微停滯再飛出去,方向控制的穩定性很好,球不會亂飄,也不會有那種揮空感,擊球感較扎實。
高遠球:天舞頭輕、紫電平衡所以會需要較正確的姿勢和力量才可以把球打好,一閃則是因為頭重的關係可以輕鬆的借力,所以高球擊球感依序是一閃>紫電>天舞。
平球:因為中杆硬所以手感直接傳達,天舞又頭輕的關係,操控起來速度很快,改變方向也很迅速,紫電也類似天舞的手感,一閃則因為頭重的關係,需加點手腕、手指的力道運用,才可以打出質量很棒的平球。平球速度來說天舞=紫電>一閃,
搓、吊球:超硬又彈性好的中杆特性在這裡就表現無疑,天舞和紫電在網前和吊球應該算變態,借助了力量傳達直接的中杆特性,施點力量就可以把球有質量的搓、吊過網,而一閃則需要好的力量控制才會有好的質量。
殺球:一閃因為頭重所以有利於殺球,個人感覺不YY AT系列差,而且準確性好、球質也較重。天舞則需要較好的手腕控制才能夠下壓,球質較輕但是速度快,突襲式的中路殺球很好用。至於紫電殺球的聲音很特別(乒乒響),因為拍面較小,如果打到甜區,球速應該是三隻裡面最快的,球質稍微小於一閃,昨天球友接紫電的殺球大都是肉包,或者是回拍太慢,明顯有感覺球速變快。
接殺球:凌駕系列最被詬病的大概就是價格啦,但是我覺得這隻貴應該是貴在那根硬又彈性好到不行的中杆。一般來說,中杆硬在控球時手感會比較直接,太硬會打不動,凌駕系列卻非常好上手,接殺球或挑球的質量很好,即便受迫時回拍,也可以輕鬆把球打回後場,令人驚艷和滿意。
結論:
體力需求:一閃>紫電>天舞
多拍能力:天舞>紫電>一閃
手腕運用:天舞>紫電>一閃
基本上天舞和一閃是兩個不同方向的極端,混著用會像我剛開始一樣整個手感亂掉(後來體力好打一閃,體力差打天舞),球友可以依自己的打球風格做選擇,天舞因為頭輕的關係,個人認為是三隻最好入手的拍子,打球的體力需求最少續航力高,一閃則是標準的攻擊拍,體力要求高。
至於紫電我覺得是兩隻的綜合,它對使用者的能力要求會高一點,使用者必須有一定基礎的手腕下壓能力才會有好的擊球速度,需要有一定的力量才能有很棒的殺球質量和多拍持續力,這也符合它設定兼具速度和力量的特性,多磨合後再更新感覺吧。
建議對凌駕系列有興趣的球友可以依自己的球風選擇從天舞或一閃入手,會比較掌握拍子的感覺。最後還是得讚賞凌駕系列的中杆表現,真的是讓人很驚艷!!以上是小弟對凌駕系列粗淺的分享,還請前輩不吝指教,謝謝
拍名:Gosen 凌駕紫電 規格:3u/G5
平衡點:285mm,穿線及握把布(去掉原廠加電火布和Gosen ac22)大概283mm。
中杆硬度:紫電=天舞>一閃
中杆直徑:6.7mm~7.5mm
設計概念:天舞頭輕強調速度比對YY NS9900、一閃頭重強調一擊必殺比照YY AT900P、紫電則是速度和力量兼具比照YY V70
三隻中杆的參數:
http://img574.imageshack.us/i/dsc07829.jpg/
外拍框圖裝:
http://img443.imageshack.us/i/dsc07830d.jpg/
內框減震孔及AERMET塗裝:
http://img254.imageshack.us/i/dsc07807.jpg/
後套:
http://img686.imageshack.us/i/dsc07812b.jpg/
T頭和中杆部分(有兩個連釘防塌陷):
http://img821.imageshack.us/i/dsc07818q.jpg/
一、和天舞、一閃比較不同之處:
1.同樣都是東麗和Seiko一起研發的日製中杆,但是碳纖維的材料卻不同,拍框和中拍均採用了Zylon製造(Zylon碳纖維原是由美國空軍研發製造,這種碳纖維合成的結構質量較輕而韌性高)
http://img72.imageshack.us/i/dsc07819l.jpg/
2.中杆内外徑呈錐形:天舞是6.7mm的極細中杆,一閃是7mm,紫電則是6.7mm~7.5mm漸變粗細,拍錐到拍框T頭位置是由粗到細漸變,凌駕系列的中杆反折點都很靠近前面,代表中杆設計韌性很強。另外除了中杆粗細不同外,拍框也不同粗細,靠近T頭部分是10MM,拍頂是9MM(拍不起來),據說這樣的設計是讓揮拍速度變得更快。
http://img31.imageshack.us/i/dsc07823u.jpg/
3.天舞一閃的拍面是平頭拍,而紫電則是蛋頭拍,而且和Arc Z一樣縮小拍面,讓擊球時的力量更集中。
拍框:
http://img202.imageshack.us/i/dsc07805i.jpg/
和一閃比較,拍面較小:
http://img821.imageshack.us/i/dsc07809k.jpg/
二、測試:儘量讓拍子的條件相同,線都是R4x110 穿25磅,原廠握把布拆除(習慣)一層電火布加上Gosen AC22握把布
(這部份其實自己的技術會影響感覺,我只能依粗淺的技術去說明,不代表球友的狀態,技術才是王道)
揮空拍:紫電的揮拍速度較天舞快一點,一閃次之,紫電、天舞揮完時舉拍感覺沒阻力感,大概是因為杆硬又中平衡的關係吧,至於一閃的揮拍速度也算快,但是因為頭重的關係,下壓時拍子沉重的感覺很明顯,自然回拍就慢一點。
擊球感: 感覺紫電、天舞和勝利亮劍系列揮拍速度差不多快,但是擊到球的感覺有點不同,亮劍擊到球時,球會馬上飛出去不會停留在拍面上,凌駕系列擊球時感覺球會稍微停滯再飛出去,方向控制的穩定性很好,球不會亂飄,也不會有那種揮空感,擊球感較扎實。
高遠球:天舞頭輕、紫電平衡所以會需要較正確的姿勢和力量才可以把球打好,一閃則是因為頭重的關係可以輕鬆的借力,所以高球擊球感依序是一閃>紫電>天舞。
平球:因為中杆硬所以手感直接傳達,天舞又頭輕的關係,操控起來速度很快,改變方向也很迅速,紫電也類似天舞的手感,一閃則因為頭重的關係,需加點手腕、手指的力道運用,才可以打出質量很棒的平球。平球速度來說天舞=紫電>一閃,
搓、吊球:超硬又彈性好的中杆特性在這裡就表現無疑,天舞和紫電在網前和吊球應該算變態,借助了力量傳達直接的中杆特性,施點力量就可以把球有質量的搓、吊過網,而一閃則需要好的力量控制才會有好的質量。
殺球:一閃因為頭重所以有利於殺球,個人感覺不YY AT系列差,而且準確性好、球質也較重。天舞則需要較好的手腕控制才能夠下壓,球質較輕但是速度快,突襲式的中路殺球很好用。至於紫電殺球的聲音很特別(乒乒響),因為拍面較小,如果打到甜區,球速應該是三隻裡面最快的,球質稍微小於一閃,昨天球友接紫電的殺球大都是肉包,或者是回拍太慢,明顯有感覺球速變快。
接殺球:凌駕系列最被詬病的大概就是價格啦,但是我覺得這隻貴應該是貴在那根硬又彈性好到不行的中杆。一般來說,中杆硬在控球時手感會比較直接,太硬會打不動,凌駕系列卻非常好上手,接殺球或挑球的質量很好,即便受迫時回拍,也可以輕鬆把球打回後場,令人驚艷和滿意。
結論:
體力需求:一閃>紫電>天舞
多拍能力:天舞>紫電>一閃
手腕運用:天舞>紫電>一閃
基本上天舞和一閃是兩個不同方向的極端,混著用會像我剛開始一樣整個手感亂掉(後來體力好打一閃,體力差打天舞),球友可以依自己的打球風格做選擇,天舞因為頭輕的關係,個人認為是三隻最好入手的拍子,打球的體力需求最少續航力高,一閃則是標準的攻擊拍,體力要求高。
至於紫電我覺得是兩隻的綜合,它對使用者的能力要求會高一點,使用者必須有一定基礎的手腕下壓能力才會有好的擊球速度,需要有一定的力量才能有很棒的殺球質量和多拍持續力,這也符合它設定兼具速度和力量的特性,多磨合後再更新感覺吧。
建議對凌駕系列有興趣的球友可以依自己的球風選擇從天舞或一閃入手,會比較掌握拍子的感覺。最後還是得讚賞凌駕系列的中杆表現,真的是讓人很驚艷!!以上是小弟對凌駕系列粗淺的分享,還請前輩不吝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