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ocott 寫:demonderrick 寫:主要會發現超輕拍很少有廠商做硬桿,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 FB 會帶起風潮~(第一支硬桿) 目前感覺上, 好像就 FB 和 JS9 做出硬桿輕拍~ 至於平衡點, 真的就要看各家的設計了~ FB 298 左右, JS9 也是 293(我的4U 是293, 5U 不清楚)
不過 Fleet 的製拍水準, 我認為根本不會輸給 YY 這些大廠.... Fleet 的問題在於...... 不會經營品牌..... 烤漆技術也可以有待加強!
其實我看法比較不一樣,那拿f牌比y牌,中桿差異太大,不能比!光是中桿的回饋就差很多了~
我認為這就是很多人的盲點, 很多時候不是技術不到, 而是品牌不到, 市場也不到!! 沒有辦法拿出相對等的產品出來, 多少價位就能製造出多少的東西,
如果市場可以接受 $4000 買一隻 Fleet 的球拍, Fleet 就可以輕鬆和 Torayca 或是勝利這次和三菱一樣買中桿來用, 你如果打過 Gosen 的 Gungnir, 你還會懷疑 Fleet 的製拍能力會輸給 Yonex? 不過對於研發新科技來說, 又是另一回事情了... 但是製拍能力絕對不會輸.
另外, 太多人太看得起 YY 了, 不可否認的 Yonex 有一些技術在羽球拍上是領先群雄的, 而且製作的高階球拍也是一流水準, 但這不能說 Yonex 做的球拍就是最棒的, 最全面性的... 我心中認為做球拍(尤其是羽拍), 最重要的是該品牌高爾夫球技術要好, 這非常的重要, 所以, 要比, 還是 Mizuno 技術最好(心中的認定), 不過我覺得 Mizuno 沒有很有心經營羽毛球市場, 雖然出了不少很棒的球拍, 像是最新的早川賢一球拍用的 S-Tour 就很棒. 另外, 不要忘了, Yonex 一開始的奈米科技可是偷 Kumpoo 的技術(如果沒錯的話應該是用在 NANOSPEED 系列球拍上的, 有錯請指教), 被告後 Yonex 在日本也敗訴了, 而 Mizuno 也是先採用四軸碳纖的, 要說好, Yonex 真的就是贏在宣傳和廣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