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東西是有行無市的_給跳蚤市場的許多賣家
發表於 : 週六 10月 8日, 2011年 7:39 am
很多東西是有行無市的, 羽球拍這種東西更是, 也許有紀念價值, 卻不夠保值. 新品入手以後, 即使沒用, 還是得貶值的. 也許有很多賣家不服氣(我也曾經扮演過不服氣的賣家), 明明自己的球拍是"全新"沒用過, 為什麼要賤價賣?
有一個現象很明顯: 能夠高價在跳蚤市場出脫拍子的人非常稀有, 特別收藏品除外, 不過有價值的古董本身的價值也在於稀有.
其實, 重點不在球拍新不新, 主要是市場機制, 賣方總是想賣到最高價(損害降到最低, 最好是沒虧錢), 買方總是想搶到最低價(錢總是貶值, 預算永遠不夠).
影響球拍價格可能有底下幾個因素: 過保固, 上過線, 試打過, 手握過有沾過汗水, 拆了握把布, 款式舊, 退流行, 放久了退色氧化了, 重新包裝過等等...
即便球拍買了後, 未上線, 掛牌也沒拆, 外包裝塑膠袋完封, 擺了一陣子, 後來想賣, 是否能叫做全新品呢? 可能都還有爭議.
在跳蚤市場難道沒有"獲利"的例子嗎? 其實是有的, 舉個例:
某甲以1500買了半新不舊A拍, 但是後來轉手跟某乙換拍, 換了近全新市價2200的B拍, 某乙還貼某甲300元.
這個例子某甲等於是用1200買到了近乎全新的B拍(市價2200), 真的賺很大嗎?
不過, 某甲可能不久將來也會扮演某乙的角色.
買賣雙方都在跳蚤市場賺到了價值, 這就是跳蚤市場有趣的地方. 沒有所謂的公不公平.
奉勸在跳蚤市場神出鬼沒的諸位同好: 扮演賣方時看開一點; 當買方的時候大方一點. 大家高興就好. 共勉之.
有一個現象很明顯: 能夠高價在跳蚤市場出脫拍子的人非常稀有, 特別收藏品除外, 不過有價值的古董本身的價值也在於稀有.
其實, 重點不在球拍新不新, 主要是市場機制, 賣方總是想賣到最高價(損害降到最低, 最好是沒虧錢), 買方總是想搶到最低價(錢總是貶值, 預算永遠不夠).
影響球拍價格可能有底下幾個因素: 過保固, 上過線, 試打過, 手握過有沾過汗水, 拆了握把布, 款式舊, 退流行, 放久了退色氧化了, 重新包裝過等等...
即便球拍買了後, 未上線, 掛牌也沒拆, 外包裝塑膠袋完封, 擺了一陣子, 後來想賣, 是否能叫做全新品呢? 可能都還有爭議.
在跳蚤市場難道沒有"獲利"的例子嗎? 其實是有的, 舉個例:
某甲以1500買了半新不舊A拍, 但是後來轉手跟某乙換拍, 換了近全新市價2200的B拍, 某乙還貼某甲300元.
這個例子某甲等於是用1200買到了近乎全新的B拍(市價2200), 真的賺很大嗎?
不過, 某甲可能不久將來也會扮演某乙的角色.
買賣雙方都在跳蚤市場賺到了價值, 這就是跳蚤市場有趣的地方. 沒有所謂的公不公平.
奉勸在跳蚤市場神出鬼沒的諸位同好: 扮演賣方時看開一點; 當買方的時候大方一點. 大家高興就好.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