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觀/重量/特色定位:
除拍框點綴著小面積金色條紋及拍框中桿銀色字以外,整體摸起來是粉粉的但非常平順舒服,看起來是賞心悅目的消光白(或雪白/粉白,圖1-3),不細看的話近似純白。官網介紹此系列有aerogroove, quad-booster 等新科技介入幫拍面穩定,但拿到手仔細一看最大的特徵就是拍框的厚實。相較於Caliber VS tour 的超薄框 (註2),Altius tour 不論是從拍頂十二點鐘方向到T 頭都是我現有球拍最厚的。測量值如下:12,3,9點鐘厚度為11 mm, 6點鐘T頭厚度為15 mm (圖4)。之前常為人所詬病的底蓋,已從深藍改成有環狀紋路的寶藍,而之前極易掉漆的底蓋Mizuno的立體logo也改成平面的設計,至於還會不會掉漆仍待時間驗證 (圖5)。 拍面面積是較大的56英吋平方,重量有3U5和4U6兩種(我買的是4U6)。這球拍是屬平衡拍稍偏重,手感偏軟(圖6),官網定位在男生球友是屬於中至高階,女生則屬於高階球友適用。
2. 打感:主要對比的球拍是Caliber VS tour
a.平球:因其拍框厚,揮速回拍比起Caliber VS tour稍慢且吃力一些,但擊
出球質相對沈而穩定,就算甜區打偏了也能保有一定的強度,容錯率高且
控球力優。若是體力好手臂強的選手來使用,將會給對手帶來很大的壓迫
感。平球多拍來回舒服不震手。自評分: 8/10
b. 高遠球:也是因爲框厚,所以揮重主觀感覺也比Caliber VS tour來得
重。長球擊發深遠幾乎隨心所慾,且發力輕鬆無負擔。自評分: 9/10
c. 切球: 還是一樣---厚度帶來精準,正手切球不論是切正面或對角,下墜
過網角度刁鑽。自評分: 8.5/10
d. 殺球/接殺球:球質重有尾速,下壓容易,殺球音會讓隔壁場的人側目而
飄飄然。雖連續殺球後因吃手臂力散而開始糗態出現,但手腕不太會酸痛。
接殺則非常享受,不論是平推或是挑後場均無壓力。但若對手連續殺球,我
的程度會因回拍慢了而在大約第三拍後易失分。自評分:7.5/10
e. 實打:21分制男雙, 第一場是各種球路如魚得水,隊友形容我怎能弱雞
變猛虎。到了第二場後1/3就開始有點力不從心需要準備換輕拍Caliber
AF 或Luminasonic了。不過當拍子換給一技術體力較佳的人時,以上描述
就不存在。把拍借能力好隊友打單打,據形容比他目前慣用拍3U duroa10更
好打。自評分:8/10
3. 結論與感想:Altius tour 是一把蠻全面的平衡拍,不難上手但還是要有
一點程度要求才能使用精熟。拍框厚,多數打過的球友(n=4)認爲要花時間
來適應,並非是一把老少咸宜親民的拍子。貌似不同調的中桿稍軟但頭因厚
框而偏重的設計,打起來卻不會互相拮抗(antagonize),反而有互相協同加
成的效果(synergize)。雖然奧原在本屆世錦賽有帶它出來亮相,但是僅於
練球時出現,正式比賽還是拿了Caliber reg,或許也是要更適應才用吧!
它的外觀顏色是我買的主因,厚框倒是到手後才有的發現。基於以上種種特
質我認為Altius tour的角色定位是比較適合歸類為單打拍,但技術體能好的
人用它打雙打也是殺傷力極大的武器。
註1:打球第一年找專業教練從無到有只練基本動作,第二年起才開始打雙
打比賽練習。主要是負責前場防守,實力大概是練球時高遠可底線到底線連
續三十分鍾沒問題,殺球無法跳殺,切球小球尚可。每週跟固定球友3-5人
打一個場地打兩次共四小時,球線都穿66UM 24磅。
註2:中羽 http://bbs.badmintoncn.com/thread-572054-1-1.html






===============引用本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