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解釋不太清楚:Thinkpad 寫:從物理的角度:lppl 寫: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呢?
...
總結:
拍面接觸=250KM/H, 球離開拍面時=300KM/H, 殺球重,不快 (接觸時間長,吸收動能多)
拍面接觸=300KM/H, 球離開拍面時=280KM/H, 殺球快,不重 (接觸時間短,吸收動能少)
拍面接觸=300KM/H, 球離開拍面時=299KM/H, 殺球快又重 (理想殺球)
球(相同重量)在被球拍打到,飛出去後,只剩下兩個動能數據:速度與轉動!
無關 接觸時間 長/短
羽毛球速道改變流程:
負速=>接觸球拍=>和拍面相接下加速(球線變形,兜住球)=>離開拍面逹到最大速度(球拍水平速度<羽球水平速度)=>空中飛行減速
接觸時間=和拍面相接下加速時間
例子: 用網兜住球=>加速=>網兜減速,球離開
接觸時間=球在網兜內加速時間,直至離網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