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輕拍,筆者剛剛打球的時候還是非常小眾的定位,那時的超輕拍質保磅數都在24磅以下,整體重量也很難低於75g。而如今,超輕拍已經佔據了市場很大的份額,儘管進入碳素時代後羽毛球拍的發展速度開始變慢,但這六七年間超輕拍還是很大的發展。
如今的超輕,5U已經不足以作為宣傳的噱頭。
當下的超輕,上不了26磅,很難被接受。
眼前的超輕,擁有的物性也不能只是超輕。

沒有力量的超輕、沒有彈性的超輕、沒有爆發力、沒有顏值的超輕拍,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羽毛球愛好者們越來越高的器材需求。筆者此次帶來的,便是從這幾個方面為主導而生的超輕拍,來自台灣品牌久奈司的“輕羽刃”——Air 73。

球拍裸重73±1g,平衡點300-305mm,中桿硬度高(8.0附近),拍框硬度偏高,屬於清脆硬彈的類型,比較適合中前場封網平抽,除此之外,這款超輕拍的抗扭很驚艷,擊球時的力量反饋非常清晰,雖名為輕羽刃,但也可以說是一把手術刀了。

在評測未完稿前,筆者有發過幾張輕羽刃的圖片,有很多球友來找筆者問它型號,哈哈。可見,輕羽刃的塗裝還是很受歡迎的,雖然整體風格有像美津濃給奧原希望設計的alt,但若細細看來,輕羽刃上的金色線條要更加硬朗、鋒芒畢露些,這樣的塗裝風格與它硬朗的打感、凌厲的框型非常匹配。

快!是輕羽刃最打的特點。
整體輕、中桿硬、拍框清脆。在平抽對抗時,手持輕羽刃的筆者感受不到任何的拖沓,接殺防守反抽斜線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輕拍最基本的靈活性在輕羽刃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300mm以上的平衡點、硬彈的中桿也保證了平抽球的速度。

不過、大多數高端超輕拍都能做到以上幾點。這樣看來輕羽刃好像也沒啥特殊的?
抗扭、容錯、震動三者間的調校,是拉開超輕拍檔次的關鍵。有些超輕拍(富力特ST8)雖然容錯率很高,但抗扭卻有不小的問題,頭頂突擊時偶爾會出現拍頭亂甩的情況。還有一些輕拍(5U JS10)抗扭和精準度滿分,但容錯率卻非常低,雖然性能非常出眾,上手難度卻也很高。

輕羽刃在擁有良好抗扭的同時,也有較高的容錯率。
同樣使用較窄的八面破風框型,比起ST8,捨棄了6.5mm超細桿,搭配了6.8mm中桿輕羽刃有更低的重量,卻也又更好的抗扭。同時較大的拍面、甜度分佈很平均的甜區域,也提高了球拍的容錯率,高速對抗時擊球點偏離甜區中心,也能保證回球質量。

不過,輕羽刃還是沒能很好的解決超輕硬拍的通病:震手。
輕羽刃由於整體質量低,大力擊球時沒有足夠的質量來保持慣性、抵抗撞擊球托帶來的衝擊。這就要求使用者要有較高的握力和相對發達的小臂。很多球友覺得超輕拍就適合力量小的人,實則不然,這種輕而硬的球拍更講究擊球瞬間的爆發力。如果你有細心觀察,你會發現愛用輕拍的人、往往都有佈滿棱角的小臂,而愛用重拍的,往往大臂都很粗壯。

點殺和網前控制是輕羽刃除去平抽後比較佔優的項目。得益於超輕帶來的快速啟動、較高的靈活性,輕羽刃拿來點殺、封網非常舒適,不過由於拍框包裹感稍低,點殺的路線會稍長一些。筆者搭配的是久奈司家的JS65,硬度較高,建議搭配軟硬適中的球線,來提升拍面對球的包裹感。

行文到了最後,筆者想了想還是不寫重殺體驗了。輕拍無重殺、除非偽超輕!不過在拉吊方面,通過手腕快速抖動,輕羽刃無論被動還是主動都能輕鬆把球頂回後場,只是需要發力集中一些。

總的來說,輕羽刃是一款只有73g的清脆快彈型球拍,比較適合中前場對抗,適合發力比較依靠小臂與手腕的球友,球拍塗裝很小清晰,控制和點殺都可圈可點,不足的便是有一絲震手,以及稍高的500+的到手價,考慮到這是一款與富力特ST8同級別、甚至整體調校要更合理的球,這樣的價格也在接受的範圍之內。

最後附上整體圖,怎麼都拍不好整體圖,還是直接用官網的了。

轉載自【中羽在線】
圖文作者:失憶火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