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球拍, 球鞋, ... 只要是摸得到的就通通算是硬體唷!
WOOW2011
新進菜鳥
文章: 36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日, 2011年 12:53 am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WOOW2011 »

小弟剛想到了這個問題,感覺滿有趣的,想與各位同好分享。
問題如下
在其他條件都相同下,討論破風框與非破風框這一個變因。
破風框雖然增大了揮拍速度,但它降低了拍面風阻,
減少了在揮拍過程中,因拍面風阻所產生的拍面向後拉弓的作用,
這理論上降低了擊球強度,但又因揮拍速度變快,加速度變大( F=ma ,W=FX)理論上能量也是變大的。
所以愛好點殺的朋友該如何取捨?
最後由 WOOW2011 於 週一 7月 4日, 2011年 11:56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s851442
中階老鳥
文章: 83
註冊時間: 週二 5月 3日, 2011年 9:47 p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s851442 »

小弟打破風框有時候會因為揮拍快打不准= =
YONEX AT-700 PREMIUM 3U 24P
FLEET WOVEN-1000 II 4U 24P
頭像
kyocott
羽球達人
文章: 2572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25日, 2010年 10:32 pm
來自: 台南市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kyocott »

其實小弟的淺見~~~

破風框~讓球的初速度加快~~~~

非破風框~讓球的質量提高~~

這兩者有相呼應的作用~~~

A球速快~~質量不高
B球速慢~~質量卻很高~~

看怎麼取捨囉~~
我叫阿智 請多指教
YY控的朋友你加入了 YONEX TAIWAN 家族了嗎?(第三題記得回答羽球共和國喔)

2023年YONEX羽球家族版T!!努力開催中

圖檔
頭像
tony790202
新進菜鳥
文章: 4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3日, 2011年 4:38 p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tony790202 »

小弟一直存在質疑
羽球的球速跟說法的"球的質量"難道沒有直接相關嗎?
為什麼有可能球速快但是沒質量呢

這種說法是否有違反物理的 動量?
因為動量的公式是
質量乘以速度,弱質量相同的話
動量就跟速度成正比了不是嗎?


請大大解惑
予取羽球,生死羽共。
Joanny
中階老鳥
文章: 52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3日, 2010年 10:18 p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Joanny »

tony790202 寫:小弟一直存在質疑
羽球的球速跟說法的"球的質量"難道沒有直接相關嗎?
為什麼有可能球速快但是沒質量呢

這種說法是否有違反物理的 動量?
因為動量的公式是
質量乘以速度,弱質量相同的話
動量就跟速度成正比了不是嗎?


請大大解惑
阿智在講的"質量"不是你提的"質量"
阿智講的因應是跟棒球投手投出的球的那種"質量"比較接近
簡單的說....就是球的速度與球的轉速比

差別在有轉速的球在接觸球拍或球棒時會生磨擦力,
以殺球來說,會讓接球的人不容易可以打出自己想要的力道與角度
因為多了這一個變數

個人淺見,如有錯誤....請各位先進指正...
trink
中階老鳥
文章: 105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日, 2010年 9:52 p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trink »

羽球球擊出去之後就是自由飛行只受空氣阻力
如果方向跟初速一樣,那造成的結果一定相同,不可能有哪顆比較重這回事
除非是切殺,增加了旋轉的變量,造成顯著的減速
不過切到球初速也快不起來,這裡不討論

殺球重不重這回事
很多人都誤會"重"代表的涵義了
重並不是球真的變重
而是殺球落點打的漂亮
打在防守方非預期的地方
球變的很難回擊後場,所以即使球速不快的點殺也可以打的很"重"
像跳殺本來角度是可以很尖的
守方注意力比較偏下,如果跳殺殺一個朝胸口平飛的殺球就會很難接
而一個殺球很大門的人,如果都往對方手上砍,碰一下就彈回後場
那就算是殺球快但不重
重不重就大致上是這種感覺
所以球速跟球拍可能也有相關
而球重不重完全是使用者的問題,看打球會不會用腦往空檔殺
我認為用重不重來形容殺球我認為不太恰當
不如用落點或是"質量"(大陸用法)還比較好一點,免得讓人誤會

而盒框印象中以yy的文宣來說
可以提升拍框穩定度
這可能是說拍框的形變程度或揮動時的穩定性(會不會飄),也可能兼有之
破風增加了拍速但穩定性稍差
理論上盒框比較好控球,重殺落點好控制,不過實際上習慣的影響會再更大
誰說破風框就一定打不准咧,而且破風框更靈活搞不好落點角度會更開
拍框強度以相同用料量來說,破風框搞不好還更結實一點,因為碳纖維結合更緊致


以殺球來說
想像一下殺球時有一股力量(就是風阻)把你拍頭拖住
同力量殺出的球速自然比較慢,毫無疑問
阻力永遠跟運動方向相反,不作正功,只會浪費你的能量,對球速絕對一點幫助也沒有
(沒有啥向後拉弓作用增加球速這回事)
所以現在即使是盒框,截面積也沒以前那麼厚了,因為做太厚也沒好處

而破風框增加了拍速,因此會加強雙打平抽防守的速度
同時對殺球速度增加也會有幫助(同揮重的破風框跟盒框拍子比較)
不過球速頂多增加幾%而以,當天有沒有睡飽造成的球速變化都比這個大
要是只是為了殺球去買破風框就本末倒置了,不如睡飽點或去練爆發力)

市面上大部分頭重拍都用接近盒框
我想還是為了市場區隔的關係
應該沒有破風就不能作重拍這回事
頭像
Dusha
中階老鳥
文章: 226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25日, 2010年 10:30 p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Dusha »

trink 寫:羽球球擊出去之後就是自由飛行只受空氣阻力
如果方向跟初速一樣,那造成的結果一定相同,不可能有哪顆比較重這回事
除非是切殺,增加了旋轉的變量,造成顯著的減速
不過切到球初速也快不起來,這裡不討論

殺球重不重這回事
很多人都誤會"重"代表的涵義了
重並不是球真的變重
而是殺球落點打的漂亮
打在防守方非預期的地方
球變的很難回擊後場,所以即使球速不快的點殺也可以打的很"重"
像跳殺本來角度是可以很尖的
守方注意力比較偏下,如果跳殺殺一個朝胸口平飛的殺球就會很難接
而一個殺球很大門的人,如果都往對方手上砍,碰一下就彈回後場
那就算是殺球快但不重
重不重就大致上是這種感覺
所以球速跟球拍可能也有相關
而球重不重完全是使用者的問題,看打球會不會用腦往空檔殺
我認為用重不重來形容殺球我認為不太恰當
不如用落點或是"質量"(大陸用法)還比較好一點,免得讓人誤會

而盒框印象中以yy的文宣來說
可以提升拍框穩定度
這可能是說拍框的形變程度或揮動時的穩定性(會不會飄),也可能兼有之
破風增加了拍速但穩定性稍差
理論上盒框比較好控球,重殺落點好控制,不過實際上習慣的影響會再更大
誰說破風框就一定打不准咧,而且破風框更靈活搞不好落點角度會更開
拍框強度以相同用料量來說,破風框搞不好還更結實一點,因為碳纖維結合更緊致


以殺球來說
想像一下殺球時有一股力量(就是風阻)把你拍頭拖住
同力量殺出的球速自然比較慢,毫無疑問
阻力永遠跟運動方向相反,不作正功,只會浪費你的能量,對球速絕對一點幫助也沒有
(沒有啥向後拉弓作用增加球速這回事)
所以現在即使是盒框,截面積也沒以前那麼厚了,因為做太厚也沒好處

而破風框增加了拍速,因此會加強雙打平抽防守的速度
同時對殺球速度增加也會有幫助(同揮重的破風框跟盒框拍子比較)
不過球速頂多增加幾%而以,當天有沒有睡飽造成的球速變化都比這個大
要是只是為了殺球去買破風框就本末倒置了,不如睡飽點或去練爆發力)

市面上大部分頭重拍都用接近盒框
我想還是為了市場區隔的關係
應該沒有破風就不能作重拍這回事
專業!
看起來非常合乎物理~
多謝指教
資深初學者
WOOW2011
新進菜鳥
文章: 36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日, 2011年 12:53 a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WOOW2011 »

trink 寫: 以殺球來說
想像一下殺球時有一股力量(就是風阻)把你拍頭拖住
同力量殺出的球速自然比較慢,毫無疑問
阻力永遠跟運動方向相反,不作正功,只會浪費你的能量,對球速絕對一點幫助也沒有
(沒有啥向後拉弓作用增加球速這回事)
其實有沒有拉弓作用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中桿軟硬度
中桿軟硬度:這是影響擊球發力精確性的重要參數。中桿越軟,就越能夠利用拍桿在揮拍動作中的“彎曲-恢復”運動(拉弓作用)來增加反彈力,對於不會使用腕力或者腕力較小的初學者來說,較軟的拍桿可以把球打遠。

但現在我將中桿軟硬度令為相同,變因只剩下破風框與無破風框
風阻所導致的拉弓作用,對於殺球強度其實影響頗大
trink
中階老鳥
文章: 105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日, 2010年 9:52 p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trink »

WOOW2011 寫:
trink 寫: 以殺球來說
想像一下殺球時有一股力量(就是風阻)把你拍頭拖住
同力量殺出的球速自然比較慢,毫無疑問
阻力永遠跟運動方向相反,不作正功,只會浪費你的能量,對球速絕對一點幫助也沒有
(沒有啥向後拉弓作用增加球速這回事)
其實有沒有拉弓作用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中桿軟硬度
中桿軟硬度:這是影響擊球發力精確性的重要參數。中桿越軟,就越能夠利用拍桿在揮拍動作中的“彎曲-恢復”運動(拉弓作用)來增加反彈力,對於不會使用腕力或者腕力較小的初學者來說,較軟的拍桿可以把球打遠。

但現在我將中桿軟硬度令為相同,變因只剩下破風框與無破風框
風阻所導致的拉弓作用,對於殺球強度其實影響頗大
從能量的觀點已經能解釋為何對球速沒幫助了
摩擦力風阻啥的都是會消耗能量不作正功的
最後都是變成熱

退一步來說好了
正常人揮空拍根本沒能力把球拍揮彎
就算彎了也是因為慣性拖住拍頭的關係
而擊球彎曲則是因為施力在球上造成的反作用力把拍杆推彎
風阻實在沒啥貢獻

再退一步
就算風阻有貢獻好了
他在拖彎中管時有幫助
但是拍杆回彈將球擊出時又變成阻力了
絕對是幫倒忙
更不要說整體拍速還被風阻拖慢


說真的我還真沒聽過風阻可以增加中管彈力
要是真的有用
yy還李寧可能早就出一把超大風阻球拍,並宣稱能完美利用中管彈性了
頭像
aa830103
中階老鳥
文章: 142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15日, 2010年 4:51 pm
來自: 台灣花蓮
聯繫: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aa830103 »

各位好像物理專家喔!!
討論的好詳細!!
讓初學者也能略懂一些ㄟ!
喜歡打羽球....又喜歡拍照....入了兩大錢坑阿...
WOOW2011
新進菜鳥
文章: 36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日, 2011年 12:53 a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WOOW2011 »

麼討論只能算是實驗前的假設階段
從自我理論觀點來推斷實驗結果
是否真的如你我所說的,還需有更多客觀的實驗數據去斷定
但與同好們討論有助於羽球知識的提升,有種越辯越明的感覺

從另眼看羽球專輯當中的高倍攝影機,可以看到平常人在揮拍過程球拍是會彎曲的
是否因慣性力使球拍彎曲,我認為這又需討論平衡點這個變因
若偏頭重,當然慣性力可能是使球拍彎曲的主因
但若相反,我想影響力就小了
小弟揮破風框與非破風框的球拍,力的大小差異非常明顯
手感覺到的力量就是風阻
不論慣性力與風阻哪個大,在揮拍過程中都是同方向的力,這都會使球拍彎曲
且慣性力在球拍擊到球的那一剎那,會變成反慣性力將球擊出

這彷彿又回到大學時期的物理,在討論球拍擊到球的那一剎那,各方向合力的大小
最後由 WOOW2011 於 週五 6月 17日, 2011年 11:54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aa830103
中階老鳥
文章: 142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15日, 2010年 4:51 pm
來自: 台灣花蓮
聯繫: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aa830103 »

WOOW2011 寫:麼討論只能算是實驗前的假設階段
從自我理論觀點來推斷實驗結果
是否真的如你我所說的,還需有更多客觀的實驗數據去斷定
但與同好們討論有助於羽球知識的提升,有種越辯越明的感覺

從另眼看羽球專輯當中的高倍攝影機,可以看到平常人在揮拍過程球拍是會彎曲的
受否因慣性力使球拍彎曲,我認為這又需討論平衡點這個變因
若偏頭重,當然慣性力可能是使球拍彎曲的主因
但若相反,我想影響力就小了
小弟揮破風框與非破風框的球拍,力的大小差異非常明顯
手感覺到的力量就是風阻
不論慣性力與風阻哪個大,在揮拍過程中都是同方向的力,這都會使球拍彎曲
且慣性力在球拍擊到球的那一剎那,會變成反慣性力將球擊出

這彷彿又回到大學時期的物理,在討論球拍擊到球的那一剎那,各方向合力的大小
依大大這樣說,要擊出一顆很好的球需要計算的很精密??
太酷了!!要花好多的時間!!
喜歡打羽球....又喜歡拍照....入了兩大錢坑阿...
Creek
中階老鳥
文章: 161
註冊時間: 週日 11月 7日, 2010年 9:47 am
來自: 英國 - 台灣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Creek »

我覺得應該不用精密的計算,只要多加練習,使身體自然記得擊球應有的姿勢與動作。人的身體有一種稱之為Motor Skills的的機制。使人不用每次都需要動腦來指揮身體做動作。就像開車一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就能自然而然地對所遭遇的情況做出反應。運動也是一樣的道理。
trink
中階老鳥
文章: 105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日, 2010年 9:52 p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trink »

WOOW2011 寫:麼討論只能算是實驗前的假設階段
從自我理論觀點來推斷實驗結果
是否真的如你我所說的,還需有更多客觀的實驗數據去斷定
但與同好們討論有助於羽球知識的提升,有種越辯越明的感覺

從另眼看羽球專輯當中的高倍攝影機,可以看到平常人在揮拍過程球拍是會彎曲的
受否因慣性力使球拍彎曲,我認為這又需討論平衡點這個變因
若偏頭重,當然慣性力可能是使球拍彎曲的主因
但若相反,我想影響力就小了
小弟揮破風框與非破風框的球拍,力的大小差異非常明顯
手感覺到的力量就是風阻
不論慣性力與風阻哪個大,在揮拍過程中都是同方向的力,這都會使球拍彎曲
且慣性力在球拍擊到球的那一剎那,會變成反慣性力將球擊出

這彷彿又回到大學時期的物理,在討論球拍擊到球的那一剎那,各方向合力的大小
那風阻在拍杆回彈時也同樣在向後拖
很明顯對擊球的球速是負面效果
怎麼解釋呢?

另外要證明風阻能不能造成球拍彎曲很簡單
用跟揮拍速度相同的風速吹球拍看會不會彎就知道了
或是上高速公路把拍框伸出車窗給風吹看會不會彎
我想結論應該很明顯...
拍框這麼薄風阻一定很小,你用手凹凹看拍杆,要讓它彎曲也要不小的力氣
這樣的力要從風阻提供怎麼想都不可能
assassin30842
中階老鳥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週日 8月 8日, 2010年 6:56 p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assassin30842 »

見仁見智
沒有絕對
順手就好
好打中要
穿線機:VICTOR C-7032
WOOW2011
新進菜鳥
文章: 36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日, 2011年 12:53 a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WOOW2011 »

trink 寫:
WOOW2011 寫:麼討論只能算是實驗前的假設階段
從自我理論觀點來推斷實驗結果
是否真的如你我所說的,還需有更多客觀的實驗數據去斷定
但與同好們討論有助於羽球知識的提升,有種越辯越明的感覺

從另眼看羽球專輯當中的高倍攝影機,可以看到平常人在揮拍過程球拍是會彎曲的
受否因慣性力使球拍彎曲,我認為這又需討論平衡點這個變因
若偏頭重,當然慣性力可能是使球拍彎曲的主因
但若相反,我想影響力就小了
小弟揮破風框與非破風框的球拍,力的大小差異非常明顯
手感覺到的力量就是風阻
不論慣性力與風阻哪個大,在揮拍過程中都是同方向的力,這都會使球拍彎曲
且慣性力在球拍擊到球的那一剎那,會變成反慣性力將球擊出

這彷彿又回到大學時期的物理,在討論球拍擊到球的那一剎那,各方向合力的大小
那風阻在拍杆回彈時也同樣在向後拖
很明顯對擊球的球速是負面效果
怎麼解釋呢?

另外要證明風阻能不能造成球拍彎曲很簡單
用跟揮拍速度相同的風速吹球拍看會不會彎就知道了
或是上高速公路把拍框伸出車窗給風吹看會不會彎
我想結論應該很明顯...
拍框這麼薄風阻一定很小,你用手凹凹看拍杆,要讓它彎曲也要不小的力氣
這樣的力要從風阻提供怎麼想都不可能
這就回到開版時的問題"點殺"
將力量一次性,集中的灌注於羽球上
在擊球的瞬間風的阻力已遠小於中桿回復力與反慣性力

若將揮拍速度換算成時速那肯定以百來計算
以車測風阻,車的時速須達到此時的揮拍速度
區以時速一百公里來實驗,光把手指伸出去就可很明顯的受到風阻
但這是假設性的問題 ,未做實驗我也不能保證一定如此
最後由 WOOW2011 於 週六 6月 18日, 2011年 12:32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WOOW2011
新進菜鳥
文章: 36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日, 2011年 12:53 a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WOOW2011 »

aa830103 寫: 依大大這樣說,要擊出一顆很好的球需要計算的很精密??
太酷了!!要花好多的時間!!
若前輩所問得立場在於廠商,此問題是肯定的。
trink
中階老鳥
文章: 105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日, 2010年 9:52 p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trink »

這就回到開版時的問題"點殺"
將力量一次性,集中的灌注於羽球上
在擊球的瞬間風的阻力已遠小於中桿回復力與反慣性力
這不是風阻跟恢復力哪個大的問題
照你這樣的論點就更奇怪了
擊球瞬間是拍速最大的時刻
而前面的準備動作都比擊球瞬間的拍速小
風阻跟速度成正比
前面風阻幫你拉弓的力量小
後面回彈要擊球時反而用更大的力量幫你拖住球拍.....
這不是幫倒忙是什麼

關鍵就是拖彎球拍的是拍子的慣性,風阻可沒幫忙什麼
揮拍擊球前拍速低但加速大
拍頭質量*拍頭加速度=將拍頭向後拖的反作用力
擊球前拍速以達到頂峰,加速造成的反作用力小了
拍杆就回彈了

再從結果論
要是風阻有這等功效廠商還不快拿出來宣傳
所有的盒形框都還可以加上風阻增加中管利用效率的字樣
還可以出個超大風阻系列=.=

若將揮拍速度換算成時速那肯定以百來計算
以車測風阻,車的時速須達到此時的揮拍速度
區以時速一百公里來實驗,光把手指伸出去就可很明顯的受到風阻
但這是假設性的問題 ,未做實驗我也不能保證一定如此
手指身出去有感受到風阻
問題是這力量夠大到吹彎中管?
這不是有沒有感覺的問題

不過這也是提外話了
拿軟點的中管搞不好還真彎個2~3度
至少拍框風阻對球速是負面效應是絕對肯定的
WOOW2011
新進菜鳥
文章: 36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日, 2011年 12:53 a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WOOW2011 »

"擊球瞬間是拍速最大的時刻" 這句話我既沒說,我也不認為是如此。
重點在於點殺這個動作將力量一次性,集中的灌注於羽球上

在擊球的瞬間風的阻力已遠小於中桿回復力與反慣性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nyVVw17 ... CCA96B8EEE

揮拍速度若換算成時速你知道是幾百嗎?
區一百的時速,手指可以自己開車試看看伸出去的感覺
然後再想像若換成座高鐵時把手指伸出去,會成什麼樣子?

每家廠商有他認為的宣傳重點,沒宣傳並不代表他們不知道
例如yy 他們沒再強調中管幾T、拍框幾T ...
你可去研究看看YY 平衡點295MM以上的攻擊拍是否都使用破風框
既然破風框是在減少風阻,而你認為風阻一無可取
那市面上所有的羽球拍是否都是千篇一律的破風框呢?

專就球友們打球的感覺
可問問身邊球友非破風框殺球的感覺如何? 強度是如何?
trink
中階老鳥
文章: 105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日, 2010年 9:52 pm

Re: 破風框相對於殺球強度?

文章 trink »

WOOW2011 寫:"擊球瞬間是拍速最大的時刻" 這句話我既沒說,我也不認為是如此。
重點在於點殺這個動作將力量一次性,集中的灌注於羽球上
你自己舉"另眼看羽球"的例子
那請自己回去看慢鏡擊球瞬間的拍速是不是高於之前的拍速
應該肉眼就可以看出來,沒啥好測的
更不要說看他球拍中管彎曲的時候是在引拍階段,拍速更是遠低於擊球的時候...

如果你覺得擊球時的拍速不是最高速
那建議調整一下姿勢,改成在你覺得拍速最高的時候擊球,我想殺球會有很大的提升

而什麼灌力量的太不精確了
羽球羽拍面接觸時間太短,短倒沒辦法真的把球"推出去"
用"彈性碰撞"來描述這個現象精確的多
而趙劍華所謂發力集中意思是在擊球前最短的時間內把力量發出來
將球拍加到最高速來打擊羽毛球
要是在整段揮拍過程都出力就是發力不集中
影響球速的關鍵在於拍速而不是力量
不然叫舉重選手來打球一定可以殺出400公里的殺球...

而不論點殺還是重扣揮拍動作及原理都一樣
不一樣的只是點殺更強強調出球準確性以及較小的大臂力量

在擊球的瞬間風的阻力已遠小於中桿回復力與反慣性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nyVVw17 ... CCA96B8EEE

每家廠商有他認為的宣傳重點,沒宣傳並不代表他們不知道
例如yy 他們沒再強調中管幾T、拍框幾T ...
你可去研究看看YY 平衡點295MM以上的攻擊拍是否都使用破風框
既然破風框是在減少風阻,而你認為風阻一無可取
那市面上所有的攻擊拍是否都是千篇一律的破風框呢?
現在問題不是只有yy不講風阻的好處
而是所有的廠商一個毛都沒提過
我說過破風框跟非破風框的優劣是在於穩定性,並不是破風完全沒缺點
只是目前雙打主流平抽快檔,拍框破風是由於這個要求才在最近變比較多

而yy重拍大多不作破風是產品區隔考量
以yy而言拍速跟ns系列直接作連結
要是別的系列也有這麼多的破風那就會變成自家產品互打
破風作最多的就是ns,又因為拍速的要求所以平衡點都不超過300
但是偏頭重拍仍是有的,3u ns9000x.s印象中就大約290~295
爲的是要兼顧一些想打頭重+破風的消費者,而且不要忘記ns是賣2~3u的
要論揮重2u的ns可不見得輸3u的at
(之前擁有過9000x 2u,殺起來跟900p差不多了)
但是並不是其他系列就沒破風,像arc就有做一點破風上去
而平衡點300是yy最重的等級,主打at系列
(vt目前看來是要取代at系列的樣子,因為at實在超會塌陷...)
要是別系也作這麼重那也是產品區隔度不夠,自家產品互打

若是在他牌像勝利跟fleet就沒這回是,重拍照樣給你做破風
像勝利的亮劍,fleet的woven888ti(有消息指出這支會有一批平衡點300上下的)
ps 其實勝利跟fleet的高階拍幾乎都作了破風上去,可以去官網查,像sw35也有加破風,只是拍速並不是超級波的主打所以並沒有強調,但球拍科技上仍有加註破風

而各家宣傳手法不同,yy專注於複合材料跟新材質上,自然不會去說碳纖是幾t
他牌沒那麼多新材質,自然會去強調碳纖是什麼等級

揮拍速度若換算成時速你知道是幾百嗎?
區一百的時速,手指可以自己開車試看看伸出去的感覺
然後再想像若換成座高鐵時把手指伸出去,會成什麼樣子?
既然揮拍過程中球拍確定是會彎曲的
若風阻不可能,那慣性力就有可能嗎?
雖然開版時就不討論平衡點
但若平衡點適中,慣性力是整隻球拍而不只有拍頭喔
若平衡點較低,握把慣性力較大
但揮拍時球拍彎曲了,你認為還是因慣性力的關系使它彎曲的嗎?

專就球友們打球的感覺
可問問身邊球友非破風框殺球的感覺如何? 強度是如何?
我可以保證慣性力絕對是大宗中的大宗
就算風阻有幫忙,但絕對不如你所想的那麼多
單就揮空拍來說不考慮因擊球造成的彎曲
中管的彎曲大約是從引拍階段就開始,到達擊球球點前開始回彈
而引拍階段拍速小,到達擊球位置時拍速大
這幾點從慢鏡都可以輕易確認

而引拍階段拍速慢,你所謂風阻拉中管的效應在此出現
我想估個一百多公里不算太過分
拿高鐵比的話,那是在最終擊球階段了

不過這實驗也沒很重要,反正也不是我主要想反駁的東西
我要反駁的上面都講完了
我比較好奇風阻對中管利用效率有幫助這個論點是從哪裡知道的

至於實際體驗倒不用擔心
我有的球拍可多了
超重頭ns9000x 2u at900p.t 3u vt80 3u at700 3u
破風多的也有d90
單純打過沒買的話又更多了
這方面的體驗應該可以說不少才對
最後由 trink 於 週六 6月 18日, 2011年 5:08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回覆文章